关注虹桥地区发展的朋友们注意啦!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说,《上海市虹桥主城片区单元规划(草案)》正在公示。本次规划范围88平方公里,东至外环路,南至G50沪渝高速,西至G15沈海高速,北至G2京沪高速和闵行区界,涉及长宁、闵行、嘉定和青浦4个区。规划发展总目标是“面向全球、面向未来,建设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开放枢纽”。规划草案公示内容详见↓

  发展目标:国际开放枢纽

  本次规划范围88平方公里,东至外环路,南至G50沪渝高速,西至G15沈海高速,北至G2京沪高速和闵行区界,涉及长宁、闵行、嘉定和青浦4个区。

  总目标:面向全球、面向未来,建设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开放枢纽。

  分目标1—高效绿色的国际交通枢纽区

  分目标2—开放引领的国际会展贸易区

  分目标3—创新共享的世界级商务区

  分目标4—生态宜居的主城片区

 发展规模:常住人口43.4万

  人口规模:规划虹桥主城片区常住人口43.4万人。预测就业人口70-75万人,会展客流量为平峰期8-10万人,高峰期30-40万人,到发人群中长三角客流将进一步增长。

  用地规模与开发容量: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2平方公里,建筑总量控制在4900万平方米以内。

  空间结构:一网、六片、多组团、多中心”的空间结构。

  一网:强化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,形成由“T”字主脉、“五廊”和“三带”构成的生态人文网。

  六片:形成核心区、机场片区、西虹桥、南虹桥、北虹桥和东虹桥六大片区的总体空间格局。

  多组团:在各片区内部形成若干个2-3平方公里的组团,进一步通过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布局,以及用地内部垂直方向的功能混合,促进职住平衡和设施共享,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氛围。

  多中心:形成“1+3+N”中心体系,包括一个城市副中心,即虹桥主城副中心;三个地区中心,即南虹桥、北虹桥和东虹桥地区中心;N个社区中心,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标准,每个组团内部设置1-2个社区中心。

  规划拓展区包括嘉定区江桥镇、青浦区徐泾镇以及长宁区新泾镇和程家桥街道内、虹桥主城片区以外部分,范围总面积为63平方公里。

  规划拓展区重点加强产业功能、交通基础设施、建设标准和政策管理四方面的规划统筹。

  住房保障:提升租赁房比例

  提升租赁房比例,构建产城融合的示范标杆

  加大新建住宅中租赁性住房的配建比重,规划租赁房占新增住房总量不低于1/3。规划新增住宅中小套型占比不低于80%。

  落实新发展理念,建设更高品质的国际社区

  建设交通便利、环境优良、配套卓越的国际化社区,形成高品质、有特色、有识别性的国际社区整体风貌,完善高水平、国际化的公共服务配套

  综合交通:建设轨道上的商务区

  优化对外交通,提升枢纽功能

  强化区域机场群间分工协作,进一步拓展国际航运服务功能。强化虹桥枢纽城际服务功能,提升虹桥主城区对长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。

  完善轨道交通,建设轨道上的商务区

  坚持公交优先,构筑以轨道为主导公交体系,规划全区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比重达到50%。进一步完善轨道线网布局, 推进轨道交通设施建设,提升重点地区轨道覆盖,轨道交通站点(含局域线) 600米覆盖率达到70%。

  加强道路交通,形成联系紧密的一张网

  规划形成“七横六纵”干路网体系,梳理并完善次支路网建设,提升路网连通性,全路网密度不低于8km/k㎡。

  塑造“海派韵味、国际新锐、时尚交往”的整体风貌。引导采用上海海派文化的建筑符号,集中成片地体现海派韵味的建筑特色。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技术,形成绿色节能、体现国际新锐风格的示范区。通过街道、广场、绿地等微空间的精细化控制引导,营造具有时尚交往氛围的建筑空间。

  建设更具影响的区域服务设施

  重点加强服务长三角的区域级文化、体育、医疗、行政设施及专业开放型大学。规划至2035年面向长三角的区域服务设施不低于10处。

  构建更加温暖的社区生活圈

  落实15分钟生活圈规划要求,设施布局适当集中、混合设置,完善现状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缺口,通过水、绿、路串联形成三条社区生活环,成为邻里交往与散步的有温度的轴带。

  开放空间:规划贯彻生态塑底的理念,按照高品质、高标准的要求,完善公园绿地和绿道系统。落实上海总体规划明确的4级公园体系,重点增加城市公园和地区公园,形成“1+6+10+N”的公园体系,即1个郊野公园、6个城市公园、10个地区公园以及若干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。

  慢行系统:形成全覆盖的绿道网络系统,包括骨干绿道、一般绿道和公共通道。其中,骨干绿道由区域级绿道和城市绿道组成,长度不低于60公里,近期重点贯通吴淞江两岸约18公里公共空间。